教孩子戒除陋習


台北縣的陳金蘭每星期都和十三歲小南陷入家事拉鋸戰。

「該拖地了,」陳金蘭對小南說。

「等一下,」小南說。

「每一次都說等一下。」

「等一下就去拖啦。」

「還等一下!要等到哪個月?哪一年?」陳金蘭失去耐性了。

「我不是說等一下就去了嗎?」小南回嘴。

「地又不髒,踏下去也還沒腳印子。」

「你還頂嘴」陳金蘭說。「叫你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。」

「煩死了啦!」小南說。

小南是個好孩子,在學校裏守規矩,對長輩有禮,卻痛恨做家事,也會跟爸媽頂嘴。陳金蘭在台北縣五股鄉下長大,小時候和弟妹常給父母分擔家務。她說:「我們什麼事都得幫著做,雖然不是每次都自動自覺,有時嘴上也會抱怨一下,但手腳還是很勤快,不像這一代孩子,半天都叫不動!為什麼兩代這麼不同?」「過去,教育以父母的觀點為依歸,父母怎麼說,孩子就怎麼做,如果不聽話就可能招來一頓打罵,」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吳武典說。「但現代父母卻很少靠打罵來教育,重視孩子的感覺,強調童年快樂最重要。」

吳武典贊成這種改變,但認為不打罵並不等於愛的教育。他著有《愛心之外─現代父母經》一書,闡釋「愛」和「溺愛」的不同。

「許多父母太寵孩子,孩子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可以,但過度遷就不能幫助孩子成長,反而會令孩子失去磨練和學習的機會,」吳武典說。「父母還是要訂定規則教孩子遵守。」否則,「好孩子」也會養成壞習慣─對老師說「謝謝」,對媽媽則大吼「你很煩」。

放棄打罵並不表示放棄父母的權威。「父母和孩子的角色本來就不同,」台中師範學院幼教系副教授魏美惠說。「理性的父母不會一味順從孩子。父母得從生活教育開始,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,而且從小就要開始。」

在這個越來越強調自由放任、重視孩子心理的社會裏,「許多父母不敢處罰犯錯的孩子,以為這樣會傷孩子的心。其實,父母不指正並要求孩子改過,才是真正的傷害,」魏美惠說。

想培養孩子的好品行,例如主動幫忙、負責和感恩的生活態度,「最好是激發孩子的榮譽感,使他們覺得,把事情做好才值得自豪,」台北師範學院兼任講師王瑞琪說。她負責教授「親職教育」課程,有二十年親職教育與心理諮商經驗,曾把自己教養小孩的歷程寫成《我是怎麼教孩子的》一書。她說:「不要低估孩子,孩子也很想保持自己的榮譽。」

以下,專家將教你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。

迴避做家事

為什麼孩子迴避做家事?小南說:「媽媽一直嘮叨,我覺得很煩,而且我討厭拖地,覺得拖地很麻煩。」

孩子有道理。「父母用嘮叨、說個不停的方式催促孩子做家事,是最沒效用的,」王瑞琪說。「最好是訂出家規,到時再稍為提醒孩子。」父母也要對孩子解釋不能按時完成家事的後果,例如「再不出門就趕不上垃圾車,那你就得多走兩條街去倒垃圾」,或者「碗再不洗,就只能用免洗碗筷,但免洗碗筷很貴,也不環保」。

如果小孩表明討厭做家事,王瑞琪說:「要教孩子明白家事是全家人的事,全家人都應該分擔。」「喜歡做」和「應該做」不同。家長要讓孩子明白:有些事他們雖然不喜歡做也必須去做。

有父母給孩子金錢,獎勵他們做家事,但許多專家反對這方法,認為父母應要孩子有自覺的貢獻精神。「做家事是種責任,不是賺錢的手段,」王瑞琪說。「用錢獎勵,會使孩子變得功利,好像做什麼事都可以用金錢報酬去衡量,孩子也可能選擇『我不想賺這個錢,所以我不做家事』。」

專家建議,應教孩子明白做家事的獎賞就是對家庭有貢獻,例如,「你幫忙把飯菜端上桌,擺好碗筷,我們就可以開飯,這頓晚餐你也有貢獻。」魏美息補充說:「也可以在假日帶他們去郊外玩、看電影等作為獎勵,但不要給錢。」

整理房間是另一個衝突的焦點。孩子有沒有整床疊被?睡房裏的東西有沒有亂七八糟?「我以前也有這種困擾,」王瑞琪說。「但那畢竟是孩子的房間,還是孩子自行管理吧。如果父母不喜歡,不去看好了。」

要求孩子做家事很正常。「然而,做什麼、多久做一次等等,則不妨和孩子討論,而且所負責的家事也可以更換,」王瑞琪說。

父母也許擔憂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槽,將來養成邋遢、沒有規範的生活方式。師範大學的吳武典建議:「如果是家人共用的地方,例如客廳、飯廳,可以規定孩子遵守較嚴格的要求,不可亂七八糟。但如果是孩子自己的房間,要求不必太嚴格。」

頂嘴

為什麼小南會對父母頂嘴?吳武典說,父母太囉唆,或語氣充滿挑剔和責備時,會令孩子覺得厭煩。「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做了或說了什麼,激起孩子唱反調。自己的要求合理嗎?」吳武典說。「提醒孩子做事時,要注意禮貌,沒有人喜歡愛別人指使。太多命令也容易使孩子生挫折感。」

若果孩子喜歡頂嘴,怎麼辦呢?父母不妨按以下三個步驟去做。

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兼教務長鍾思嘉指出:第一,要向孩子具體描述他們頂嘴的過程;第二,直接說出父母的感受,例如「你這樣跟我說話,我很生氣」:第三,說出令父母生氣的原因:第四,提出希望孩子改進的建議和期望,並要求孩子自己講出下次如再犯,將要受到什麼懲罰。

「父母必須容許孩子犯錯,但一兩次之後,孩子還是再犯的話,就一定要懲罰,」鍾思嘉說。

服裝不合宜

女兒穿的裙子剛好蓋住屁股,兒子的牛仔褲膝蓋破了一個洞,而且頭髮好幾天沒洗。如果你是家長,會怎麼做?

「父母一開口就批評是行不通的,」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王鍾和說。「最好是引導孩子去思考穿衣的哲學,想想如何選擇青春、時髦但又合宜的衣服。」例如叫孩子聽聽兄弟姊妹對衣著的看法,女兒可能發現,短得只蓋得住屁股的裙子,除了行動不方便,別人的眼光也可能使自己不自在。引導孩子想想有沒有更好的穿衣選擇─裙子不那麼短,是否也能顯得活潑?太多破洞的牛仔褲是否弄巧成拙?

父母可以訂出個人衛生和衣著的原則,例如舊運動衫可以穿,但不能有汗臭味;有破洞的牛仔褲可以穿,但不能穿去喝喜酒。

如果孩子不同意,怎辦?王鍾和說:「孩子得自己選擇,要去喝喜酒就得穿著整齊,要穿有破洞的牛仔褲就不能去。至於不洗澡、不洗頭等衛生習慣,父母則不宜容忍,並要以身作則,提醒孩子整潔的重要。身體發出臭味的孩子,在外不會受人歡迎。」

學習態度不佳

台北市的王郁芳常為催促十二歲兒子小強做功課和練琴而生氣。小強對這些事情總不大起勁,能拖就拖,不能再拖時,就草草了事。王郁芳抱怨說:「他一回家就打電玩,打完電玩就看電視,東摸西摸,功課總要拖到最後才做。」

「做父母的,要先檢討自己是否常抱怨另一半做事拖拖拉拉,或自己常在家裏嚷:『工作好煩,明天不想上班了!』」吳武典說。「如果父母自己傳遞的是反面信息,孩子也會受到感染。」

下一步,是檢討孩子不想做功課的原因。

「孩子是否因為數學不好,所以逃避做數學習題?」吳武典舉例說。「如果是,父母可以坐下來陪孩子一起做,或者問他要不要邀請同學來一起研究。」睡眠不足或功課太多,也可能使孩子心生抗拒:又或者是否在學校受欺負,因此逃避所有和學校有關的事情?

吳武典說:「家長應該靈活施教,例如和孩子約好做功課的時段,或者每天要在幾點而做完功課。有時可以給個小獎勵,比如週末帶他去看電影。」

飯前或飯後才做功課?先做國語習作抑或數學習題?每天練琴半小時或一小時,還是兩天一次?這些都可以商量。

小強本來要求回家後先打一陣電玩才做功課,但他一打起電玩,常常欲罷不能。王郁芳於是改變策略,要小強先完成功課、練琴、洗澡,剩下的時間才能打電玩,十點就要上床睡覺。現在,小強已懂得如何更有效利用時間了,因為他要把該做的事完成後,才能夠打電玩。

說謊,不誠實

孩子說謊,多少都有理由。魏美惠說:「孩子道德感還未成熟,可能因為一些期望或害怕一些事而說謊。」

魏美惠舉自己女兒為例。有一次,她規定當時讀小一的女兒只能買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,結果女兒偷偷把另一件放在口袋裏。魏美惠等情緒平伏後,花很多時間和女兒講道理。她說:「做錯事不一定就是壞孩子,這是大部分孩手成長必經的歷程,也使我更了解我的孩子。我跟女兒講完道理後,也處罰她,要她明白:做錯事要付代價。」

有些孩子因為缺乏友伴,會想像自己有了一個朋友,還告訴其他孩子這個「朋友」的事情。遇到這種情況,父母不宜處罰孩子說謊,而應設法滿足孩子的渴望,幫他在真實生活中交朋結友。

有時,孩子因為不想被父母責備,於是說謊。例如父母走進房間,用責備的語氣問孩子:「是誰弄得這麼亂?」孩子怕挨罵,就可能說謊推搪。父母應該用不慍不怒的語氣,說明房間很亂,要孩子趕快收拾。魏美惠提醒家長:「父母語氣不能太凶,也不能在盛怒時責備孩子,否則孩子可能因為太害怕,會編另外一個謊言來圓謊。」

當然,孩子也可能蓄意編造謊言騙人。「父母應先化解孩子心中的焦慮,教孩子知道,雖然做錯事,但只要誠實,還是個好孩子,」吳武典說。「明確告訴孩子:做錯了事可以補救,但說謊的後果卻很嚴重,會失去別人的信任。」

冷漠、不體貼

對於愛嘲笑和欺負別人的孩子,必須令他們明白別人的感受。魏美惠說:「父母要先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,然後慢慢開導。是否因為同儕壓力呢?有時因為好朋友不喜歡某個人,孩子也跟著不喜歡他。」

「父母最好能舉例說明,引發出孩子的「同理心」,使他們明白,如果自己不喜歡被別人嘲笑、欺負,別人也一樣不喜歡。」

鍾思嘉說:「更積極的做法是:若果孩子做對了,給予鼓勵和稱許,例如說:『你剛才幫弟弟拿鞋子,真懂事呀。』」

討厭的行為

家在台北市的王美真說她八歲的兒子有時把她煩得不知怎麼辦才好:「孩子聰明、活潑,但常惹惱我。他會一直跑來叫『媽媽,媽媽』,或是一直追問『對不對?對不對?』」

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?王鍾和說,他們或許是缺乏愛和安全感:「有足夠關愛的孩子,當父母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後,應該不會再有這樣的反應。」

但若果孩子獲得的關愛已不少,又是哪兒出問題呢?「歸根究底,很多行為都因不良習慣而起。父母對孩子管得少,也教得少,因此孩子覺得可以隨便一點,」吳武典說。

解決之道?鍾思嘉說:「如果孩子是故意如此,以吸引父母注意,父母毋須特別去注意他,直到他改善為止。如果孩子一吵,父母就有反應,孩子會變本加厲。父母要鼓勵好的行為,不是惹人討厭的行為。」

孩子的壞習慣通常只會令人不悅,並非嚴重的警號;不過,有時卻會導致嚴重後果。例如有孩子經常說謊,以隱瞞自己逃學的事實:這跟打破杯子而說謊相比,程度嚴重得多。

如何判斷孩子的壞習慣有多嚴重呢?吳武典建議:父母應先留意孩子有沒有不良行為,是否經常發生?是否突然的轉變?有沒有其他不良行為同時出現?最後,間自己三個問題:「這些行為是否影窖健康?是否影響成長?是否妨礙別人?」

吳武典說:「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,父母只須從旁提點就可以了。孩子不妨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。」

你如果不能確定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否正確,可以請教教育諮詢機構或學校的輔導老師。

減少不理性的行為─暫時隔離法「暫時隔離」是對付孩子不成熟行為的有效方法,適合用於十二歲以下的孩子,對學齡前兒童尤其有效。 父母可令孩子獨自在房間或別的地方反省過錯,但必須先把所有好玩的東西拿走,於是,受罰時,孩子沒說話對象,也沒事情可做。 「但這方法常遭誤用,」台北師範學院兼任講師王瑞琪說。「很多父母把孩子關在浴室裏,結果孩子在裏面玩水,樂在其中。」要「反省」生效,孩子必須無事可做,而隔離時間應視孩子年齡調整,但不宜太久。例如孩子捏哥哥的手臂,父母該怎麼辦?嘗試實行以下步驟: 1.告訴孩子地做得不對,對他說:「我們不能打人。」 2.叫他坐在椅子上,面對牆壁。 3.不理會孩子的哭鬧或抗議。 4.如果孩子安靜下來,或到了約定的時間(比如三分鐘),就允許他離開。 5.經過暫時隔離後,不要再跟他討論剛才發生的事,只須重複告訴他:「不能打人。」「『暫時隔離法』太常使用就會無效,」王瑞琪提醒父母說。「但若果運用得當,孩子不理性的行為會逐漸減少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ljhcounselling 的頭像
    sljhcounselling

    士林國中輔導室

    sljhcounsel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